科技一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1|回复: 0

浅析人工智能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及影响

[复制链接]

2

主题

3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1-1 17: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析人工智能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及影响


高歆禹 陈柳

【摘要】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近一百年来,人工智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与成长,在不断的发展中,成长为一项先进的技术。人工智能正不断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但随着技术的发展,也会带来一定的隐患。我们对这样的高科技也必须持有一定的辨证态度,其具有的广阔发展前景,也是当代社会不容小觑的。希望通过这样一篇文章,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新的方向,在未来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人工智能  发展  影响                       
1.人工智能是什么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史
自从“人工智能”的概念在1950年被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图灵提出以来,在这短暂的60年内,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历了两次高潮与低谷,而如今的我们正处于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之中。
1.1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亦称智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通常人工智能是指通过普通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形象地来说,人工智能是使机器如同人类一样能看、能听、能想、能说、能动的技术。
1.2 人工智能的发展史
1.2.1人工智能的诞生
1950 年,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预言了创造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的可能性。考虑到“智能”不易衡量,他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以机器伪装人类对话的能力来衡量机器的智能水平。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举行, Marvin Minsky、John McCarthy、Claude Shannon、Nathan Rochester、 Allen Newell、Herbert Simon等顶尖科学家汇聚一堂,共同确定了人工智能的名称和任务,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学科的正式诞生。
1.2.2人工智能的两次低谷与三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1956 - 1974)
1956年之后的十几年是人工智能的黄金年代,计算机被用于证明数学定理、解决代数应用题等领域。这些成果让研究者对未来充满信心,认为完全智能的机器人二十年内就能出现。  第一次低谷(1974 - 1980)
到了70 年代初,人们渐渐发现仅仅具有逻辑推理能力远远不够实现人工智能,许多难题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被解决。之前的过于乐观使人们期望过高,又缺乏有效的进展,许多机构逐渐停止了对AI研究的资助。人工智能遭遇了第一次低谷。  第二次高潮(1980 - 1987)
进入80年代,许多公司开始研发和应用专家系统。专家系统依赖的知识工程因而也成为AI研究的焦点。John Hopfield发明Hopfield网络,解决了著名的旅行商(TSP)问题。David Rumelhart提出Back Propagation,BP算法,解决了多层神经网络的学习问题。AI迎来了又一轮高潮。
第二次低谷(1987 - 1993)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专家系统所存在的应用领域狭窄、知识获取困难、维护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AI遭遇了一系列财政问题,进入第二次低谷。

第三次高潮(1993至今)
从90年代中期至今,随着计算机性能的高速发展,海量数据的累积和AI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人工智能在许多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掀起新一轮高潮。

2.人工智能的发展难点与发展趋势
2.1 人工智能的发展难点
2.1.1过高的期待和不负责任的炒作导致产业泡沫。
目前一般认为,人工智能在大规模图像识别方面已经超过人类,在机器翻译方面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和理想水平相差不小,而在语言交流方面则差距甚大。在无人驾驶方面,目前商业化自动驾驶汽车是辅助驾驶,而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尚在研发测试阶段。其中处理紧急异常交通情况是人工智能遇到的难点。同样在语音识别方面,虽然在实验环境中测试人工智能识别接近人类,但是我们也看到现实场合下,存在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人工智能识别率其实差强人意,而且经常会犯一些人类不可能犯的常识性错误。
2.1.2滥用人工智能会带来道德、伦理上风险。
人工智能没有意识更不会有道德判断。传统算法是人类制定规则,符合人类的价值观。而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已经从完全执行人类指令发展到可以从海量数据中吸取历史经验,自动生成判断。输出的结果可能符合某种逻辑但是并不符合人类价值观。最可怕的是随着人工智能的普遍使用,人类适应了机器思维,而不是机器学会了人的价值观。例如,片面强调生产效率,骤然的机器换人带来失业问题,不容忽视。

2.1.3人工智能的技术垄断与数据领域的障碍。
人工智能发展基于芯片、操作系统等信息产业基础,依赖于底层算法通用框架。个别发达国家垄断这些技术的输出权、定价权,随时挥舞禁售大棒或者暗地实施网络监控,给发展中国家利用人工智能带来很大风险,制约全人类共享人工智能带来的福利。其中,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目前的障碍主要集中在标注数据质量不足、标注数据数量不足、数据标注工具落后等等。
2.2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2.2.1自主学习成为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
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我们现在所接触的人工智能仍是“弱人工智能”,即无自我意识、无法自我学习、其一举一动都是按照程序设计者的程序所驱动;如出现的特殊情况,程序者做出相对应的方案,最后由机器去判断是否符合条件并加以执行。例如我们熟知的语音助手“Siri”、“小爱同学”等等。而“强人工智能”才是我们真正期望的人工智能.它能够进行想人类一样有的学习、推理和认知解决问题, 而且不是在特定领域中的问题。
对于强人工智能最有科学依据的判定,莫过于最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奠基人图灵为名的“图灵测试”。
在图灵测试中问题很简单:让一个人面对两个对象对话,其中一个对象是人工智能,一个对象是人类;如果这个人不能成功的分辨出谁是机器,那么就说明这个人工智能通过了“图灵测试”。
2.2.2细分化
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挖掘,整个人工智能领域显现越来越细分化的趋势。
科技部在2019年发布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提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是聚焦人工智能重点细分领域,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研究机构的引领示范作用,有效整合技术资源、产业链资源和金融资源,持续输出人工智能核心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重要创新载体。
该指引同时提出,开展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促进成果扩散与转化应用;提供开放共服务;引导中小微企业和行业开发者创新创业四个重点任务。
未来人工智能领域将会不断细分,无论是视觉识别领域还是其他AI技术应用,如何将人工智能落地到更加细分的领域中,或成为各大企业新的研究方向。
3.人工智能在文化与伦理道德方面的影响
3.1 在文化方面
人工智能的影响也颇大,人工智能促进人类知识的不断完善。同时人工智能广泛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质量,还有就是人工智能也会促进改善人类的语言。
然而,对于中国,一个以传统,文化植根的国家,人工智能对文化的冲击也是当代人所必须面对的,社会中这可以视为一种进步的象征,但同时出现的机器人创作,下棋写诗等等的对文化冲击的现象。可以试想,机器在创作的时候不会融入自己的情感,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诗歌,文章来说,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才会有最好的作品,比如李白、杜甫、海子等众多的诗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这才有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经典。所以,我认为人工智能对于诗歌,文章文化的发展将会起到一个反作用。
3.1.1传播方式与速度
尽管对于文化有一定的冲击,但我们也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对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一个相当好的帮助,如今许多的网站。App都推出了一种契合用户使用的一种机制,这背后的本质其实就是人工智能的推动,后面我们提到的个性化推荐就是对文化传播一个绝对的解释。文化的传播由纸质转移到了数字化的方式,在增快了传播速度的同时,还改善了语言,根据语言学的观点,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和工具,思维规律可用语言学方法加以研究,但人的下意识和潜意识往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由于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综合应用语法、语义和形式知识表示方法,我们有可能在改善知识的自然语言表示的同时,把知识阐述为适用的人工智能形式。从文字化到数字化,这段时间我们走了千年之久,但不可否认,数字化易于保存,传播的特点是非常好的;但对于文字在纸张上保留的墨香,我们还是应该传承,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历史的寄托。
3.2在伦理道德方面
对于日益发展的人工智能,我们不得不直面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当机器真正能够有独立思想的时候,人类与机器又该如何相处呢?有一部电影叫《i robot》里面就讲述了一个机器人产生自我意识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尽管这只是一部电影,但是人工智能最后的发展不就是这样吗?尽管还有许长的路要走,但我想这是必经的发展结果,到那时人类到底该怎么做,由机器统治世界,两个文明必然不可能共存。但是我们知道人工智能是由人创造的,那也就表明人工智能是不会超越人脑的,不过当有新的算法,编程出现给人工智能赋予了学习能力的时候,一切又都变得不一样了。伦理道德在我们人类的观念中本就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人工智能则很有可能打破这一地位所以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我们还是要抱有谨慎的态度。
通过了解人工智能对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可以让大学生们对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样在以后就业与创业方面可以有重点的偏移,同样也可以给大学生良好的文化认同,历史感悟。
4.人工智能的应用
4.1 智能医疗
4.1.1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就是人脑和电脑的互通,人脑和电脑如何互通?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现在已经有很多成功应用的案列,基本都是围绕医学的
处理关系:大脑的信号可以被理解已经是件很神奇的事,大脑就像一台生物计算机,主要负责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发送信息。接收的信息来自我们的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简称五觉,他们之间的信号是以电的形式传播的,称为动作电位,就是电信号。
商业应用:商业效果将无法估计,可以模拟商城,在家就可以进入虚拟的商场购物,可以相距很远的朋友在这里聚会,每个人都可以做电影的主角,每个人人生都有后悔药吃。可以取代学校,医院,甚至移居外星球。这一切都建立在科技之上,而我们拥有短时间内解决一切科技的法宝
脑机接口对于我们人类的生活质量的提升将是巨大的,正如现在AR、人脸支付的发展一样,他将呈现一个井喷式的发展,同时这也可能是人类未来的生活趋势。  
4.1.2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
应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病变检测系统,病变检测的准确率度提高了13-34%,而使用非深度学习分类器(例如支持向量机)几乎不可能实现这种程度的提升。CNN由输入层,两个隐藏层和输出层组成,并用于反向传播。在图形工作站出现以前,病变检测系统的特征工程训练过程,往往非常耗时。早在1993年, CNN应用于肺结节检测;1995年,CNN应用于检测乳腺摄影中的微钙化检测;1996年,CNN应用于从乳房X线照片中提取肿块或正常组织的特征区域。
同样,这项技术也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改变,CNN技术的应用,将会极大提升医学疾病方面的治疗,这是人工智能在医学方面应用的典型例子。
4.2个性化推荐
互联网人口红利消失殆尽,在存量争夺用户时间的战场上,必须高效充分利用每份流量。使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个性化推荐算法成为了各家媒体与电商平台必用技术。
我们现在用的人工智能的推荐,包括一些深度学习、神经网络都是归纳。实际上我们设计人工智能或者了解顾客需求的时候,可以做一个预测。就像是这次疫情爆发前,搜索引擎可以检测到各个地区的搜索数据,预测这次疫情的发展来设计产品。我们更希望的是未来人工智能的设计是针对个人设计的,可能最开始的人工智能程序都是一样的,但是这个人工智能会跟着你个人,它只会用你的数据和你周边的数据来了解你这个人,从而为你量身制定详细的个性化推荐。
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点,很多东西只有在我们了解完以后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通过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大学生在未来就业时才能有更加清晰的思路,明确自己想要走的到底是哪条路。尤其在近几年智能识别,自动驾驶等方面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更应该主动了解相关的应用前景了,为未来做好铺垫,
结论  
人工智能技术是先进、前沿的,但同时它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文通过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发展难点、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之后,希望让人们对人工智能有一定的认识。人工智能有着强大的力量,它正在改变世界。面对人工智能,我们要保持充足的好奇心与敬畏之心,不可一味的鼓吹或畏惧。对于大学生而言,人工智能行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我们未来发展而言是一条光明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人工智能.维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人工智能
[2]张文斌. 深扒人工智能——历史篇https://zhuanlan.zhihu.com/p/25774614
[3]刘俊明 《浅谈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
[4]阿西莫夫 《我,机器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技一站

GMT+8, 2025-4-17 20:07 , Processed in 0.09530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