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2|回复: 1

节能十日谈丨欲加之罪,何患“5”辞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2-12-1 17: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OPIC——欲加之罪,何患5辞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期节能十日谈节目。
上一期节目,我总结了能源管理体系流于形式的5个托辞,其中提出了5个对于能源管理体系流于形式的原因的观点。很多读者根据本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践经验,给出了自己的选择,在这里要感谢各位节能战线的前辈和同事的支持。本期节目,我们就来通过分析这5个托辞,找到能源管理体系流于形式的根本原因。
观点一:领导不重视导致了能源管理体系流于形式

作为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咨询服务人员,在对企业进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咨询服务时,总是听到能源管理人员表达这样一种观点——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环保和安全是底线,能源管理与其两者相比,并非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
质量、环境、安全等管理的决策,受到由外部市场和政府法律法规政策影响较大,换句话讲,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但由于能源管理、能效外显性不足,外部因素对能源管理的影响力有限,导致了能源管理工作在很多企业被领导视如“鸡肋”“粪土”,也倒误打误撞地应了“视金钱如粪土”了。



重要性——置能源管理于何位

这么说来,似乎还真是领导的决策制约了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而限制了能源管理体系的发展空间。但您细品,您再细品。是不是也觉得这样的借口似乎太单薄了些?

其实,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中提到了“领导作用”的概念,并且强调了领导的重要性。但领导的决定其实是个变量,更准确的讲是个因变量。既然领导的决定是个因变量,那么决定这个因变量的自变量究竟是什么呢?我简单的总结为“价值”



导向性——价值决定命运

质量的生命线、环保和安全的底线是企业生存需要的价值,那能源管理是哪条线呢?其本质价值是什么呢?

我更愿意把能源管理作为企业健康发展的起跑线
对于企业来讲,能源管理归根结底是降本这一价值体现。价值本身存在,但实现这个价值绝非一蹴而就。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目标,每个企业的领导都会绞尽脑汁通过管理实现利益最大化。能源管理如果能实现企业降本增效这一目标,试想领导如何不支持、不重视呢?
因此,领导不重视导致能源管理体系流于形式,是个伪命题。
观点二:能源管理人员能力不足导致能源管理体系流于形式

领导需要真正看到或者确认通过能源管理体系可以实现降本增效,才会选择投入更多的资源,也就是所谓的“领导重视”。换句话讲,作为能源管理人员,你需要“领导你的领导”



叠加性——理论实践二重奏

其实,能源管理人员才是真正的自变量X,作为能源管理体系实施的X-man,能源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能源管理体系理论知识功底和具体的实践经验。相信各位节能战线的前辈、同仁都已经在本单位能源管理工作中累积了丰富的节能实践经验,只要我们下决心系统学习能源管理的科学理论,补齐理论知识方面的短板和漏洞,就能打赢这场有效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攻坚战”。

GB/T23331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是能源管理科学理论的集大成者,是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相关工作的根本性原则。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为企业能源管理工作搭建了系统性工作框架,提出了构建能源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明确了能源管理的工作思路和基本方式方法。能源管理相关人员以GB/T23331为最基本的方法论,根据企业自身需求应用适宜的管理方法和节能技术,完全可以有效建立符合本单位特性、个性的能源管理体系,并持续保持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持续改进能源绩效,提升本单位能源管理水平。
能源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外部机构的专业培训,学习能源管理体系理论知识,加强与同业者的交流,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就能够在本单位建立行之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避免能源管理体系相关工作流于形式。
观点三:认证机构为了盈利不断刷新“通过认证”的下限,导致能源管理体系流于形式

确实,近年来,在人力资源成本和智慧型劳动价值不断增值的年代,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服务的费用却一直下跌,这种不合常理的现象是认证市场不规范行为带来的恶果。在对诸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进行咨询服务时,很容易能听到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和认证机构做好所谓’沟通’,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也只是时间问题。”
从表面上看,这确实是由于管理体系认证行业不规范行为而导致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样的现象也反映了认证工作的无奈。“客户为本”是各行业生存发展的黄金准则,认证机构自然不能“置身世外”,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目前情况目看,认证机构在进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时,如果真的“一丝不苟”,不知道会流失多少客户资源,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存威胁。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水平整体偏低,加上认证行业竞争的加剧,共同拉低了认证机构的评价标准,造成了认证工作得过且过的恶性循环
反过来讲,如果企业能源管理人员掌握了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理论、学习了最佳实践,有效应用于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工作中,不断提高本单位的能源管理体系的水平,认证机构也会逐步提高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其结果就会形成“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使认证机构的认证工作水平和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水平“双提升”



客观性——拒绝再做背锅侠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证机构是在为能源管理体系流于形式“背锅”。
观点四:政府部门对节能工作监督和管理的缺乏力度导致能源管理体系流于形式

很多节能从业者认为政府没有真正建立对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监督和管理工作的相关机制,也没有给企业提供有力的政策、资金等持续支持。这种“间歇式”“断崖式”的节能管理方式,没有起到让企业对能源管理体系工作在思想上疏于重视,致使在行动上敷衍了事。这么看来,或许是政府有关部门相关工作力度不足,导致了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工作流于形式。



主动性——法无规定亦可为

但实际情况是,除相关节能规章明确了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外,节能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对企业建立运行能源管理体系并没有硬性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实际上只能通过建议、督促等方式对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话句话说,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政府无权对能源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强制性要求。

如果企业真的从根本上提高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识,是无需依靠强制性的法律要求来保证实施的。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势必会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的目标,进而促进全社会不同企业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认可度。当能源管理体系成为企业能源管理的刚需时,是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可以影响它的生命力的。
观点五:能源管理体系与自身综合管理体系不兼容导致能源管理体系流于形式

有的企业在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实践中发现,将按照GB/T23331建立的能源管理体系,融入自身已经形成的较为成熟且有效的管理体系时,会影响现有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



兼容性——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实际上,能源管理体系未能如期运行,并非因能源管理体系“标新立异”。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为企业开展能源管理相关工作提供了PDCA、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等一系列核心思想,可以促使企业将适合自身能源管理的体制机制,融入企业现有综合管理机制,实现企业能源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

与自身综合管理体系不兼容导致能源管理体系无法发挥实际作用,主要是因为能源管理相关人员没有真正理解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真谛,对标准的理解仅仅浮于表面、对标准的应用生搬硬套罢了。实际上,还是能源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对能源管理体系基本理论的曲解导致的。
因此,与企业不兼容只是能源管理人员沿着错误的方向开展能源管理体系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罢了。
结论

能源管理体系流于形式其实不止这五个欲加之罪,但基本都与上述五个方面一脉相承。简单梳理一下这5个托辞,其实它们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
能源管理人员能源管理体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匮乏,导致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无法与综合管理体系有机融合,影响了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有效性,造成了领导对“无效或低效”的能源管理体系不重视,导致了能源管理体系工作水平不高,认证机构为了生存只能不断降低评价标准,进而产生了“共患难”恶性循环,造成整个社会各行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水平低下。其实,通过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我们其实已经找到了能源管理体系流于形式的真正原因——企业能源管理人员能源管理体系理论知识及其实践经验的匮乏。



进化史——能源管理的能力提升

因此,能源管理与节能工作相关人员应通过专业的能源管理培训,掌握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运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习能源管理体系最佳实践,有效开展本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让领导看到能源管理体系的价值;为政府和认证机构等外部组织提供良好的监督和管理环境;推动本单位能源管理体系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从而促进全社会各行业能源管理体系水平的提升。
我相信,只要是我们节能战线的各位前辈和同仁能够下定决心,一定能够让能源管理体系换发无限活力。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大家交流探讨。
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5-4-9 03: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个凑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技一站

GMT+8, 2025-4-17 18:25 , Processed in 0.1188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