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上,元宇宙 Metaverse 之"元"就是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之"元"( Meta )。元宇宙的实质就是"形而上",其实际功能就是激发大家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所以,不是一千个人应有一千个元宇宙,而是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一千零一夜"之元宇宙梦。我的元宇宙梦就是为此类理念建立相应的科学与技术及其工程支撑体系,这就是我一直倡导的平行智能与平行系统。借用我为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所撰的另一部元宇宙专著所写之序,在此就元宇宙之哲学和科技,谈谈自己的初步想法。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本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但如今日的元字宙之" Meta ”,区块链之DA0,还有各种智能科技新I T之"器" 般的理念与算法,从维纳的《控制轮( Cybernetics )到吉布森的 赛博空 间,从人工智能( AI )到深皮学( D L),从影A子系统、数字孪生到平行智能,已经将这一哲学思想转化为技术要求和工程系统。
这一切的本质,就是试图把过去受个人认知能力的"密勒指数"( Millerindices ),以及社会以知容量的"邓巴圈"(150土50)之限而无注的关注力和信用度转化为可批量化生产、可规模化流通的新型商品。文我们研究元宇宙的原因和动机。我们相信,如果正确的元宇宙模式成将革命性地变革经济商品的范畴。同时,也能够极大地扩展提高社会效益的途径,加速从工业时代到智业时代的进程。
20世纪80年代初,从利用蒙特.卡罗方法( Monte Carlo method )和高斯随机场( Gaussian Random Field )进行材料缺陷研究开始,我有幸在浙大走上了利用计算手段设计、分析、实验、验证物理系统的学术研究道路。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提出将模型作为数据产生器和可视化工具的"影子系统"方法,即今天的数字李生思想。21世纪初,在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的影响下,我在中国科学院提出"平行系统"及其平行智能,以及相应的 ACP 方法和 CPSS ( Cyber - Physical - Social Systems )概念。一直希望这些研究能够催生新的产业革命,促成智能企业和智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