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6|回复: 1

有关能源电力数字化创新的几点认识

[复制链接]

2

主题

6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3-1-7 17: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这是一个高度封闭以及进化非常慢的行业

  • 德国电力市场从1998年开始放开,整整20多年才发展成现在这样,还在不断地完善。
  • 这一轮电改实际上仍未突破电改9号文的框架,也就是说,电改9号文的改革进程仍未完成,而这份文件是2015年3月份发布的。
  • 历经多年电力信息化成果形成的标准(国标、行标、企标)、协议、规约、硬件、软件、入网、评测等多个壁垒,造成电力行业封闭以及进入的高门槛。
  • 除了能源电力集团自身的三产,能源电力数字化领域知名的民营企业非常少。(2022-04数据)2020年以来国家电网数十批次共计984个分标的数字化项目招标,民营企业中标率仅占6.5%。南网的民营企业中标率占据51.7%。
  • 电力行业国企长期处于稳态发展环境所决定的,由于一百多年如一日向社会提供的是唯一不变的,几乎没有差异性的商品“电力”,所以这个行业过去进化的速度非常慢,导致高度稳态的科层式组织。这样做的问题就是打破内部组织壁垒很难,要持续打破更难,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十倍速”效率提升进而改变行业格局,更是难上加难。
2、 能源创新企业很难有“头部”的“大”机会

  • 在电力这种高门槛行业,如果哪一个服务产品具备“一家独大”的可能性,那机会也不会留给创新者了,两网公司凭借自己超强的技术、业务、客户资源和动员力,早就自己下场做了。
  • 或者有人说,电网企业体制机制不行,抓不住头部机会,那么五大四小呢?还有三峡这样市场化水平很高的国企,以及新奥、协鑫这些民企,还有一堆油气公司等着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呢。
  • 但另一方面,当分布式智能电网、虚拟电厂、碳管理、现货价格互动这些负荷侧运营服务的场景出现时,这些传统玩家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真正挖掘和满足,是能源创新企业的新机会。
  • 技术创新的历史告诉我们,大量技术创新,都是在管制力最弱、客户需求最旺盛的市场边缘最先出现。所以这些机会目前看还都很散,呈点状分布特性,需要进行行业细分、需求细分、产品细分。
3、 过度信息化时代业务理解和方案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 一般意义上,数字化项目要回答四个问题,(1)做什么,(2)为什么做,(3)怎样做,(4)为什么这样做,这四个问题是连贯的,也算是一个通用的方法论框架,适用绝大多数业务解决方案思路设计。
  • 技术公司现在碰到的信息化或数字化项目,与过去不同的地方是,原来“做什么”和“为什么做”的问题,客户是想明白了的,技术公司只需要回答“怎样做”以及“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了。
  • 现在的问题是客户在面对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客户有的时候也回答不了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而技术公司的价值需要从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上升到回答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这样技术公司才会有价值,相应地才会有项目和有收益。这也是当前为什么大多数技术公司觉得生意难做的原因之一。
  • 谁能回答整个问题体系,构建解决问题的框架,谁才会有生意,客户才会认为这个合作伙伴是有想法和思路的,才会相信你能把项目干好。
4、 要想赢,靠的是五大能力的重新组合

  • 能源电力数字化创新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其背后是战略认知、资本运作、组织管理、产品技术、产品营销五大能力的重新组合。
  • 优秀的企业五项全能没有短板,但有一项能力特别突出(核心能力要素)。
  • 战略认知能力:识别机会的能力:做什么,不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
  • 组织管理能力:对抗熵增(组织效能降低)的能力:使命、愿景、价值观、人才、架构、激励、KPI等…
  • 产品技术能力,尤其是数字化技术能力:用户价值交付:技术、专利、设计、研发等…
  • 产品营销能力:消费者认知:品牌、用户经营、流量推广、物理渠道建设等…
5、 没有风口,只有在趋势中慢慢熬

  • 所有做To B业务的特点,那就是行业成长速度很慢,不像To C业务一样可以爆发性增长。行业本身有自身的发展特性和惯性,一个To B的行业生态不太会在几年内发生巨大变化。
  • 所以,顺应行业发展的趋势,真正以客户的价值为导向才是核心。
  • 没有风口,只要看好这个趋势,那就只能慢慢地琢磨,把客户、市场、模式、技术都琢磨透了,方能大器晚成。
  • 伟大,都是熬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爷们的娘们的都帮顶!大力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技一站

GMT+8, 2025-4-9 11:13 , Processed in 0.0836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