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9|回复: 1

钣金件通用技术标准

[复制链接]

2

主题

11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发表于 2023-3-11 18: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目的 
明确钣金件技术标准要求,规范钣金件的检验标准,以使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 
2.1本标准适用公司在用的各种钣金件(防护板、装饰板、电控柜等)的外协加工和进厂检验。
2.2本标准作为产品图纸的补充性文件,图纸和此技术文件共同使用。当有冲突时,以图纸为准。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下列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13级执行 
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1184–1996  未注形位公差按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4.原材料技术要求(我司有权对厂家生产用原材料进厂抽检)
4.1材料:按图纸要求材料牌号执行,图纸未作要求的按Q235A执行。 
4.2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4.3 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4 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斑痕,无开裂与变形。
5.钣金件工序技术要求 l                                5.1钣金件折弯
5.1.1除特别注明外,折弯内圆角0.8t(t为折弯板厚)
5.1.2折弯方向、尺寸与图纸一致。
5.1.3折弯检验尺寸的选取原则(如图)


5.2钣金件焊接
5.2.1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焊缝长度、高度不均不允许超过长度、高度要求的10%。
5.2.2点焊间距小于50mm,焊点直径小于φ5,焊点分布均匀,焊点上压痕深度不超过板材实际厚度15%,且焊接后不能留有明显的焊疤。
5.2.3焊接后,其它非焊接部位不允许有被焊渣、电弧损伤现象,表面焊渣、飞溅物需清除干净。
5.2.4焊接后,零件外表面应无夹渣、气孔、焊瘤、凸起、凹陷等缺陷,内表面的缺陷应不明显及不影响装配。设备防护和电控柜的门板、面板等重要零件还应去除焊后应力,防止工件变形。
5.3.5焊接零件外表面应磨平,若为喷粉件、电镀件,焊后打磨粗糙度为Ra6.3,喷漆件为Ra6.3~12.5。
5.3.6钣金件焊接未标注公差要求:
表五 焊接线性尺寸公差(单位:mm)
基本尺寸2~120>120~400>400~1000>1000~2000>2000~4000
公差要求±0.3±0.5±0.8±1±1.2
表六 角度尺寸公差(单位:mm)
基本尺寸>120~400>400~1000>1000~2000
以角度表示的角度公差±5ˊ±3ˊ±2ˊ
表七 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单位:mm)
基本尺寸>3~120>120~400>400~1000>1000~2000>2000~4000
公差要求±0.3±0.5±1±1.5±2
5.3 钣金件涂装
5.3.1钣金件喷塑
1)外观:喷塑件外观应无流挂、桔皮、气泡、针孔、划伤、变形等外观缺陷。
2)厚度:塑粉厚度55~80μm,(在同一平面内距边缘25mm以内测量,每次测量上、中、下、左、右五点,取五点的平均值为厚度结果)。
3)附着力:采用划格法检测,要求达到ISO 1级;或采用拉拔法检测,要求达到大于3.5Mpa。
4)色差:用色差计测量,色差△E≤2。
5.3.2 钣金件喷漆
1)喷漆表面要求颜色相同,色差≤2△E;
2)厚度;漆层厚度均匀,漆膜要求:底面漆,厚度为40~60μm;
3)附着力;不允许有漆膜剥离情况。
6钣金件总体技术要求  
6.1外形尺寸未作特别要求的按IT12级执行。
6.2设备防护板、刀条架、电控柜等钣金件应方正无歪斜扭曲现象,主面的垂直度、直线度(不直度)采用对角线法测量。公差范围按表八执行。
表八:对角线公差要求
对角线尺寸(mm)对角线的尺寸差(mm)
300以下±0.3
大于300小于600±0.5
大于600小于900±0.8
大于900小于1200±1.0
大于1200小于1500±1.2
大于1500小于2000±2.0
大于2000小于2500±2.5
大于2500小于3000±3.0
大于3000小于4000±3.5
大于4000小于5000±4.0
大于5000±5.0
6.3电控柜的门、面板的安装对正及间隙要求:同一批机柜相同地方的间隙差值小于1.5mm门应开启灵活,在开启范围内不允许与机柜四周产生磨擦与干涉,不应有碰撞、刮漆现象。
6.5设备防护板和电控柜的安全性要求:外表面与人身可触及部分的棱边等部位要倒纯及去除毛刺,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外露尖角、棱边、粗糙表面,在表面喷涂前要去除毛刺。接地要求导电部分应无锈斑,导电性良好。
6.6丝网印技术要求
6.6.1尺寸要求
按照规定的位置和尺寸进行丝印,要求尺寸偏差2Cm内 ,目视无偏斜。
6.6.2外观要求
1)距观测面300mm,在日光下或800LUX强度的光线下用眼睛对丝印效果分别以正视和45度角进行观察,颜色与标准色板比较在色差范围内,且颜色均匀一致,色彩印刷应该有足够的遮盖力,以反射光观看,看不清下面的色彩和结构为准,印刷字符及色块的边缘不清晰度不大于0.1 
2)缺陷
色斑,夹杂物,色斑的长度不大于1,不许聚集,两处色斑至少相距50以上。不允许有图案不清晰,字体不端正,拖墨,漏印,错位,重叠,少墨等不良现象。
3)涂层厚度
涂层厚度:8μm~20μm  
6.6.3理化性能
1)硬度:用1H铅笔按照GB/T6739方法,无超过3mm损伤。
2)附着力:用拇指放在印刷的图片上,以50牛的力来回擦拭15次,制品印刷图案不得有缺口、断线、油墨粘付不良等。
7.附则
7.1 本标准由研发中心起草并归口;
7.2 本标准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5-5-30 21: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技一站

GMT+8, 2025-8-21 17:25 , Processed in 0.09927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