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7|回复: 1

技术是如何改变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12-7 21: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类技能所能达到的进步与完善,是神的善行所创造的奇迹。
                                                                                                           ——圣·奥古斯丁
人类像一切其它生物一样,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出于它自己的意愿。一开始他们并不了解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受求生本能的驱使,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世代生息。一方面他们需要适应自然以求得生存,另一方面又要改变自然使其更利于自己的生存,于是便产生了文化、产生了技术。
原始技术的发端是人与自然相对立的产物,道家自然无为的态度就不可能产生技术。但技术发展到今天,其意义已更为广泛和深远。
美国工作制度与程序协会编了一本小册子,书名为《办公室工作标准时间指南》。这本小册子对办公室劳动作了极其精细的分解、计算出每一个细微动作的标准时间。单是开关抽屉这个经常性的动作。就有五种情况:
卷宗抽屉的开和关要用0.04分钟;
开办公桌旁边抽屉的时间为0.014分钟;
关旁边抽屉的时间为0.015分钟;
开中间抽屉的时间为0.026分钟;
关中间抽屉的时间为0.027分钟。
这种标准动作和时间的规定是工业化社会的典型特征,它生动地体现了工业化社会特有的快节奏和同步性。为了维持现代社会节奏的同步性需要一个必不可少的东西,那就是既准确又方便的计时器。
古人通过“鸡鸣”来判定时间的早晚,用“燃香”以确定时间的长短。后来人们发明了圭表、漏壶等许多其它计时方法。15世纪德国纽伦堡匠人彼得·金列恩发明了弹性发条和游丝摆轮,制成世界上第一只机械钟,从此以后各种别出心裁的钟表竟相推出。现在我们只要抬抬手就能知道时间的早晚。这样,看电影、上班、开会、赶火车人们才能准确无误地在同一时间赶到。钟表维持着现代社会快节奏的有条不紊的运行秩序。
据说自行车是法国人西夫克发明的,也有人说是俄国一个农奴发明的。不管是谁发明的,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当初这么简陋笨重的木制玩意儿,在一百多年后的中国竟产生戏剧性的局面,每天都有几亿中国人在自行车轮上为生活而奔波。
一项技术发明很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在今天,没有什么东西比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更为广泛而深刻的了。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已成为遥远的回忆,许多人不是在田野里披星戴月地劳作,而是在拥挤的都市,每天清晨迎着初升的朝阳匆匆忙忙去工厂上班。我们不再局促一隅,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居一隅而知天下事。可以乘坐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到世界各地去旅行观光。现代生活的一切用品几乎都是技术的产物。我们举手投足之间无不享受着现代技术的恩赐。在今天这个社会里,我们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怎么说都不过分。
自两百多年前那场激动人心的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工厂林立,城市星罗棋布,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钢筋混凝土铸就的森林里,离大自然越来越远。1850年,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全世界只有4个,到1900年这种城市增加上19个,但是到1960年这短短的60年时间里,这种城市已经有141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济每年都以5-10%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说法:“在这些惊人的经济现实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隆隆作响的变化引擎——技术。……技术无可争议地是隐藏在加速推进过程后面的主要力量”。
古代中国的强盛、近代西方的崛起都是以强大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为后盾,而经济力量与军事力量的背后却是技术的竞争。
在近代以前,没有哪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它拥有众多的人口、灿烂的文化、肥沃的土地。早在1000多年前就建立起完善的统一的官僚行政机构。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曾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从明代开始,强大的中华帝国开始呈现不可逆转的衰落趋势,这时欧洲正在力图摆脱中世纪的腐朽,悄悄走上文化复兴之路。经济的发展和宗教改革运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似乎越来越有利。资本主义生产需要雄厚的资金和大批自由劳动力,而海外掠夺和农村中的圈地运动使当时手工业和商业还比较落后的英国较早地具备了这些条件。于是,英国以纺织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到十八世纪,为了提高纺纱和织布效率,发明了一系列新工具机,这些新工具机的出现揭开了近代工业革命的序幕。
1733年英国兰开夏技工约翰·凯伊发明了织布飞梭,使布匹宽度和织布效率大大提高。原来就落后于织布业的纺纱业矛盾更加尖锐,棉纱供应严重不足。1764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名为“珍妮机”的纺纱机,使纺纱效率提高了十几倍。此后,纺纱机与织布机竞相改进,效率不断提高。
由于工具机的出现,用人力驱动机器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动力问题成为纺织业中的主要问题。1768年理发匠出身的阿克莱特制成一种水力纺纱机,1771年他雇了三百多名工人,在曼彻斯特的德温特河边建立了第一座水力纺纱厂。据说阿克莱特为人奸诈,他剽窃了木匠海斯的发明,但不管怎么说,他建立的水力纺纱厂是近代第一座工厂,成为近代工厂制大生产的起点。在这之后,水力纺纱机得到进一步改进,1785年牧师卡特赖特还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其它行业也纷纷仿效棉纺织业迅速采用机器生产,于是以机器代替手工操作的工厂相继在英国各地的河流两岸大量兴建起来。
不过总的说来,水力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它受到地区、季节和运输等许多方面的限制。所以迫切需要一种不受以上条件限制的动力机。瓦特蒸汽机的出现满足了这种需要。
早在1705年,英国铁匠纽可门在前人的基础上制成了第一台较为实用的蒸汽机,在矿山、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等方面得到应用。不过纽可门蒸汽机效率低、耗煤量大,有“煤老虎”之称。而且它只能通过活塞进行直线式往复运动,不能作为其它机器的动力机。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有一台纽可门蒸汽机模型。这台蒸汽机模型虽然配有一个相当大的蒸汽锅炉,但仍然无法维持它的持续运行,该校机修工瓦特在修理这台蒸汽机时对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一系列地改进,使其成为旋转式连续做功的“万能动力机”。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对近代工业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导致纺织、采矿、钢铁、机械和交通运输等各行业一连串的连锁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6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共有2715家纺织厂,在这些工厂使用的机械动力中蒸汽动力为2631.36马力,占96.4%;1700年,英国煤炭产量为215万吨,到1854年已增加到6476万吨,150年里增加了近30倍;1825年英国机械师史蒂文森和他的儿子设计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机车。到19世纪末,世界铁路总里程已有65万公里,铁路已经成为工业化时代的陆路运输大动脉。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没有蒸汽机是不可能发展机器的”。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蒸汽机的出现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时代。从此,人类在喜怒无常的大自然面前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力量。
蒸汽机虽然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但作为一种动力它并不十分理想,蒸汽动力热效率低、速度慢、启动时间长、笨重、不安全、不利于远距离传输,所以很快就被19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内燃机和电力所取代。
1786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解剖青蛙时意外地发现了电流。经过70多年的探索,19世纪50年代麦克斯韦建立起电磁场理论。虽然电磁场理论在自然观上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变革,但随之而起的电力革命对科学与技术的影响却是非常深远的。从机器动力方面来说,电力革命是蒸汽动力革命的继续,但电力革命的意义却远不只在动力方面——电报、电话为工业化社会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通讯手段,白炽灯给人类带来新的光明,电影、电视成为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媒介。可以说,在今天,电几乎是一切现代技术的支柱。
技术专家们不像19世纪的科学家那样自信和容易满足,不论技术被推到什么样的高度,他们从不认为技术已经达到顶峰,他们总是脚踏实地地把自己天才般的创造力都无私地献给每一项技术发明,使技术悄然地走进我们的社会、走进我们的文化、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每个时代都每个时代的问题,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苦难。19世纪,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背负着种种苦难,沉重而又匆匆地步入20世纪。然而,新世纪的人们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报答,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年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隆隆的炮火下,人类和地球一起在贫穷与饥饿、死亡与毁灭中呻吟。由于战争的需要,世界各国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技术研究,于是出现了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等等。正是这些新技术把当今世界推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这个阶段被西方未来学家们称之为人类文明的第三次浪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科学家们得知原子分裂实验在德国取得成功,德国有可能制造出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为了赶在德国法西斯之前,美国科学家们纷纷要求美国政府尽快研制原子弹。1941年12月6日,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前一天,美国政府通过了大规模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5年7月,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西部沙漠试验成功。
曼哈顿计划的成功揭开了科学史上的原子时代,而且它的成功进一步坚定了人们对技术的信心。美国国家航天局局长韦伯说:“这一努力的成功生动地表明,只要美国将其资源和现代的科学技术力量集中起来,就能实现它所能实现的事业。”
二次大战期间,美国陆军每天需要编制六张火力表,每张表要计算几百条弹道。为此他们雇用了200多名计算员,但计算一张火力表还是要花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远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1943年6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与军方签订一份合同,决定研制“电子数值积分和自动计算机”。1945年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尽管当时它是一个重达30多吨、占地170平方米的庞然大物,但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发展极为迅速,被应用于科学计算、自动化技术以及各种管理工程等许多部门,极大地解放了人的劳动,成为新产业革命中的核心技术。
同样是由于军备竞赛的需要,自50年代开始,美国和苏联竞相研究空间技术。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苏联又成功地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空间轨道上运行100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美国也不甘示弱,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实际阿波罗登月计划,1969年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第一次把人类送到月球。人类把自己的活动范围扩大到茫茫的宇宙空间。
正如未来学家们所料,二十一世纪一开端,信息技术的浪潮就汹涌而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正在迅猛发展,新技术将人类社会推进一个全新的时代。
站在群山之巅、俯瞰苍茫大地,人是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但人类却豪情满怀,要改造自然,向宇宙进军。此时此刻又不能不惊叹人类意志之强大。人类通过发展技术在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自然环境中处处表现出这种顽强的意志力。技术的力量是那般神奇,甚至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古代人留下的无数神话幻想,在今天很多都变成了现实。面对浩瀚的宇宙,人类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笃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撸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技一站

GMT+8, 2025-4-19 13:37 , Processed in 0.15304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