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8|回复: 2

核心技术加身的深蓝 iBC 数字电池管理系统有什么特别?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3-1-7 16: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已经到了冬天,汽车自燃的新闻相对少了点,但前几天依然有某品牌在充电站自燃的消息传出,很难让人不怀疑是快充的时候热管理没做好,也再次提醒了我们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还是电池、电驱、电控这真三电,而不是什么电视机、电冰箱和电动按摩座椅。


但是现在哪个车企没有吹过自己的电池呢,作为普通消费者,最困扰的是不知道怎么判断哪个是真的好。
我作为一个已经买过几辆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也作为一个愿意研究万物原理的人,一直都相信一个道理,那就是很多事物的原理都是相通的:
比如说热失控的原因,其实就是电池组中有一个或者几个电池单体失控,整个电池包的结构没有阻止温度传递给其他电池,监控系统也没有提前预见和及时监测,最终才导致了整个电池的燃烧。
所以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劣,可以通过结构设计与用料,监控和后处理这三点来判断,为了尽可能通俗易懂,我也会找一些相似的例子来类比。
结构设计:层层优选,体系化防护

首先啊,新能源的电池,都是电池包,里边并不只有一块电池,而是由成百上千的单体电池通过特定封装方式组合在一起的,如果咱们要类比的话,其实用「固态硬盘」类比很合适。


固态硬盘前几年也被人说寿命问题,因为每一个区块都有自己的寿命,固态硬盘每一个存储颗粒的写入次数和写入量,就可以等同于电池包里每一块电池的放电量。


优秀的固态硬盘需要存储颗粒寿命长,也需要很好的主控来平衡每一个颗粒的写入量;同理,电池包也需要每一块电池本身充放电性能强,整个电池包的电池管理系统 BMS 能够很好的监控,管理每一块电池的充放电状态。
长安在这方面没有马虎,首先它对单体的管控很严,通过48道工序1196项标准严控优质电芯;其次则基于实验室和车辆的海量数据构建了事故特征参数,再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掌握动力电池发生热失控的规律并生成模型,最后对电池进行实时状态采集,就能及时发现风险并发出预警。
因此长安深蓝可以说是做到了车+云BMS双重监控,最终也就能让电池单体之间保持高度可控性和一致性,保证各个单体之间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有了优秀的电池电芯,第二步要做的就是让它始终维持在最佳温度区间,这部分就要靠主动温度控制来解决了,比如说咱都知道自己 DIY 台式机,除了买 CPU 和显卡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机箱内部的布局和散热如何选择,顶级水冷散热能力强但是下限也确实很低,而风冷性价比更高,上限也能做得很高。
这时候要衡量一套系统的散热能力如何,就可以用散热系统交换的热量判断,热交换的面积,介质的导热系数,流速等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由于要面对零下的温度,所以不可能选择水作为介质,这时候醇类物质就能发挥出它的特点,冰点可以做到零下几十度,但是导热系数表现依然也很优异。深蓝 SL03 就使用了醇冷散热,能够提供 100kJ/min 的散热能力,来保证电池不会有温度的堆积,始终维持在最佳工作区间。
动力电池和我们常见的消费产品还有些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电池组之间需要相互隔离,这也是被动安全设计的一环,这有点像大楼设计的消防措施,一方面需要对起火点喷水降温,另一方面也要有防火门阻隔避免火势扩散。


隔热的性能可以通过隔热材料的耐温性来判断,比如深蓝使用的航天级隔热材料(气凝胶),就能隔绝 1200℃ 以上的高温,这个温度越高,也就意味着在电池热失控时的安全性越高,再配合辊(gun三声)压箱体的超压密封控制,可防 1000kpa 热冲击,在被动安全方面,可以说是堆料拉满了。
全面监控,甚至「关机」的时候也在守护

电池监控大家都有,我们在行驶和充电的时候它都会起到作用,但是也有不少事故是发生在停车状态下的,这时候车辆已经下电,很多品牌的 BMS 也就停止工作了,但长安深蓝的 iBC 数字电池管理系统并不会。


深蓝的 iBC 数字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一项专利技术,那就是全时感温报警,也就是说无论车型处于行驶、充电还是静止状态,它的监控系统都不会停止工作,而且通过UT巡检加触发式的双重设计方案,报警速度可以达到秒级,做到人在车内瞬间知晓,人在车外远程可控。
出现问题,快速响应

我们都知道热失控大概率会伴随着爆炸和自燃,它们的本质是热量与压力大幅超过限值,如何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保持对电池组的掌控,一直都是车企面临的难题。


在面对热失控的巨量温度爆发时,目前很多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却采用的是一根进液管、一根出液管搭配多个冷却片的设计。
理论上这样的设计是可以满足日常的散热需求,但由于各个冷却片是相互并联,我们没办法调整流过每个冷却片的流量,也就没办法在某一个或者几个区域出现高温时定向增加区域性的散热能力,面对热失控只能束手无策。


长安深蓝的 iBC 数字电池管理系统数字电池管理系统首先做到了全域防短路技术,能在 10 毫秒之内瞬时断电保护,与此同时瞬态泄压技术开始起作用,它的泄压能力最高可达8000L/min, 可以避免热量在内部扩散。
在于中汽研的火烧实验中,主动触发电芯热失控后能做到1小时整包不热失控,远高于国标要求的5min逃生时间。


深蓝在电池包的内部设置有专门用于散热的排热通道,与其他品牌所不同的在于,电池包在热失控状态下所排出的高温气体将会排至地面,且不会波及到车辆轮拱及轮胎。同时排出气体的温度不会超过100摄氏度,相对于行业内标准的300-400摄氏度要低得多。
有了定向排温和瞬态泄压技术,就能保证在万一发生意外的时候,可以给用户非常充裕的时间发现问题并且逃离。
总结:

从理论上,长安深蓝 iBC 数字电池管理系统的安全设计我们其实都很容易理解,无非就是实用更多冗余的设计,更强的材料,更快的响应,更全天候的监控。


但俗话说的好,知易行难,我相信很多车企也都能想到这些手段,但它们可能会因为成本或者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而选择不做这么多。


但长安深蓝确实是在电池安全方面有自己的担当,长安深蓝在iBC 数字电池管理系统数字电池管家技术上,累积申请的专利数已经达到了 392 项,通过2类数字预控管理技术群及7类数字温控管理技术群,能极大程度避免热失控发生,相比于国家“安全逃生”的人身安全标准,长安深蓝则是更进一步的保护了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有了 iBC 数字电池管理系统数字电池管家的 SL03 确实是让人更安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1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4
发表于 2025-5-1 17: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位出租,有意请联系电话:138383843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5-7-11 07: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告!别开枪,我就是路过来看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技一站

GMT+8, 2025-8-21 18:55 , Processed in 0.0939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