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回复: 1

100多家公司净利润翻番!其中能源板块最抢眼!

[复制链接]

3

主题

6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3-2-12 22: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有33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22年业绩预报,其中106家公司预计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超过100%
而在这106家公司中,能源企业表现最为抢眼。
西藏矿业在业绩预报中表示,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盈利6.5亿元至9.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3.76%至577.80%
天合光能在业绩预报中表示,公司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4.22亿元至40.18亿元,同比增加89.69%至122.68%。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皆表示,能源企业业绩受到多重利好因素支撑,而其高景气度有望延续至2023年。
2022年的新能源板块整体表现略低于市场预期,包括新能源车和新能源电力领域中的重点行业股价波动比较大。
从全年走势来看,新能源板块主要在22年初到4月份有一波大幅度调整,主要也是当时的A股市场受到俄乌冲突、疫情冲击,海外流动性收紧的三重风险冲击,成长股的杀估值特征体现得非常明显。
虽然新能源板块在22年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但整体的景气度依然处于高位,后续的估值修复动力较足。过去几年,我国在政策的助推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渐提升,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继续稳定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取得了瞩目发展。
新能源在我国发展至今,主要有如下几种发展形式:洁净煤技术、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
对于光伏、储能、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来说,在“碳达峰碳中和”和能源革命的背景下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新能源等产业有望持续受益。
新能源发展趋势:
1、分布式发展
分布式能源具有利用效率高、环境负面影响小、提高能源供应可靠性和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已成为世界能源技术重要发展方向。
“十四五”期间,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能源系统的分布式应用、创新发展将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内容。
2、建立以储能为核心的多能互补能源体系
通过风光水火储多能有效结合、发挥各类电源优势、取长补短、紧密互动,不但能够为新能源提供调峰调压电源,提升新能源发电消纳能力,增加新能源应用比重,缓解“弃风、 弃光、弃水”等问题,亦有利于降低火电等传统能源高污染、高耗能的程度,为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环境污染提供助力。
因此,大力发展以储能为核心的多能互补体系,将成为我国能源经济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3、光伏将迎来更快的发展
目前,一大批光伏产业项目和配套支持政策将陆续出台。
在政策支持下,我国太阳能发电在过去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未来十年仍将实现持续的高速发展,光伏发电从规模上有望超过风电成为全国第三大电源。
4、风电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风电方面或将迎来以下六个方面的政策助力:一是更大力度推动风电规模化发展。二是更大力度推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三是更大力度健全完善风电产业政策。四是更大力度促进风电消纳。五是更大力度推动规划政策协同。六是更大力度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5、核电有序发展
从国家核电发展政策看,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体现了鲜明的政策导向,行业前景预期良好。
到2035年,我国核电在运和在建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左右,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10%左右。
6、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储能、氢能等前沿科技攻关。
适度超前部署一批氢能项目,着力攻克可再生能源制氢和氢能储运、应用及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力争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推动氢能技术发展和示范应用。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
7、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完善能源科技和产业创新体系,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组合,加强能源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构建能源领域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管理。推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深化军民科技协同创新。
 从未来的行业发展状况来看,新能源长期景气度的趋势不会改变,电动车有望保持快速渗透趋势,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跌预计有望将刺激光伏及相应大储需求量超预期;整体板块估值性价比进一步凸显,需求景气度得到确认后估值有望快速回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鄙视楼下的顶帖没我快,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技一站

GMT+8, 2025-5-23 17:26 , Processed in 0.09160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