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5|回复: 20

2023年一月•中国新能源车全线溃败•背后的问题需要深思

[复制链接]

2

主题

8

帖子

1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0
发表于 2023-2-10 10: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的第一个月,国内新能源车企迎来当头一棒!
几乎所有公布销量的车企,环比都出现断崖式下滑,腰斩50%比比皆是,“脚踝斩”也不足为奇,比如零跑,大跌87%。



销量大幅下滑

销量跌到这个份上,连乘联会都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出来喊了一句“形势严峻”。
这背后其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特斯拉降价带来的巨大冲击;二是国家补贴政策退出带来的资金链危机。
归根结底一句话:我国轰轰烈烈的新能源汽车仍然没有形成真正的品牌优势;没有突破技术壁垒(车用芯片、传感器、整车技术高度依赖进口)。
一、特斯拉笑傲全球
尽管特斯拉还没有公布1月份的销量,但从种种迹象来看,依然是笑傲全球。
在刚刚过去的年度财报会议上,马斯克称在特斯拉降价后,订单量在2023年1月达到历史新高,几乎是工厂产能的两倍。
特斯拉已经计划在未来两个月提高上海工厂的产量,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在中国市场,在1月份实现销量环比正增长的新能源车企,恐怕就只有这个特斯拉。
即使是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带头大哥”比亚迪,1月份销量仍然下滑(15万台),此前连续4个月销量超过20万台。
其他的国内新能源车企,日子非常难捱。
理想、蔚来、小鹏、问界(华为)的销量全部腰斩或大幅下滑!



大幅下滑的销量

比如,华为的问界。
1月份,问界销量掉到了4475台,环比下滑超过50%。
这一下子让人想起了11月的问界,在经历了连续几个月的增长之后,销量突然掉到8000多台水平。
问界一而再、再而三的销量下滑,不得不让人心生疑虑:华为的光环效应,还能在问界身上持续多久?
再比如,号称走“技术路线”的小鹏。
此前,何小鹏在三季度的财报发布会上表示,11月份已经是小鹏的低点,不会再有底了。
不过两个月,1月份的销量就跌穿了谷底。
即使把12月、1月的销量加起来再平均一下,小鹏最近两个月的月均销售也只有8000出头,还谈不上月销重回万台。
再有,零跑汽车。1月份销量直接掉到了1136台,环比-87%,直接脚踝斩。
二、全线溃败的国产新能源车
尽管特斯拉刚刚降价时候,各个都很嘴硬,但是不到短短一个月,新能源车企们都扛不住了。
在特斯拉降价之初,蔚来的创始人李斌曾说过, 就算特斯拉降到十几万也不会奇怪,但蔚来是不会降价的。
然而就在昨天,蔚来就开启了大幅降价:
将对2022款的ES6和ES8降价促销,最高降价幅度达到十万级别。
好家伙,说好不降价,结果一上来降10万,比特斯拉都狠!


比如问界(华为),每次都紧跟特斯拉降价的节奏,但1月份的销量还是难看。
之所以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
最近,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政策正式退出,这导致了新能源车企普遍资金链开始短缺,品牌广告费用、研发费用直线下降,不得不降价销售,回笼资金。
三、根本不盈利的中国新能源车企
从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到今天,仍然需要依靠政策扶持,让人遗憾。
如果从第一批造车新势力(蔚小理)成立开始算起,中国新能源车企到今天已经近10个年头。
但到现在为止,国产新能源车企中,除了比亚迪外,还没有哪一家能看到盈利的势头。
而且即使是比亚迪,核心的车用芯片还是需要大量进口。
比亚迪2022年全球销量超越特斯拉,但是盈利能力比起特斯拉差距巨大——
特斯拉2022年营收81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497亿元),同比增长51%。归母净利润12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47亿元),同比增长128%。
对比来看,2022年特斯拉净利润大概是比亚迪的5倍。
这些年,蔚来是所有造车新势力中烧钱最凶的。2019年蔚来净亏损了118个亿,后来烧钱有所克制,但2022年前三季度又亏掉了86个亿。
还有,走技术路线的小鹏,最近几个季度,烧钱的规模大有赶超蔚来之势。



全部都是大亏特亏,完全靠国家补贴维持。

即使退一步,暂且不说盈利,国家补贴政策一结束,新能源车企就一副不行了的样子,实在是扶不上墙的阿斗!
更何况还有一个价格屠夫特斯拉在旁虎视眈眈,以特斯拉当前的毛利率,还有足够大的降价空间。
随时都有可能继续挥下降价的镰刀,那时候这些车企的嘴还能有多硬?
有人说,补了十三年,电动车终于熬出头了,恐怕这话说得有点早。
中国新能源汽车想要真正站起来,恐怕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第四、始终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PHV)总销量达近660万辆,其中,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近330万辆,不可谓不多。
但是,在电动汽车制造的关键技术领域,我们仍然严重依赖进口——芯片、核心零部件、新材料相继成为“卡脖子”的难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叶盛基称,目前汽车产业使用国产半导体的供应量不到5%,95%靠进口。
目前,电动车控制器的芯片全部是进口的,其中MOS管芯片以美国、德国的最好,其次是日本、欧盟国家,最后是韩国、台湾。
从每年的5月份开始,当电动车生产销售进入旺季后,进口的MOS管芯片都会涨价,普遍涨30-50%。
一个电动车控制器要用6-12个这样的mos管,基本上占到一个控制器成本的60%以上。
结果就是,人家就是宰你,你爱用不用。
所以,别看中国出口了多少电动车之类的,其实就是赚辛苦钱,8成以上的利润都被上游的国外大公司赚走了。
事实上,不止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半导体、数控机床、新材料等现代核心科技领域。
我国的企业还没有哪个可以实现真正的盈利,可以走出国门,杀进国际市场,这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引人深思……
———————————————————
关于比亚迪和特斯拉差距,请参考这篇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5

帖子

2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6
发表于 2023-2-10 10: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作者憋了好久,终于憋到了1月份春节这个时点来发这个贴子。本田中国1月同比降幅56%,又怎么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2-10 10: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斯拉全球销售7万辆:笑傲全球。比亚迪全球销售15万辆:大溃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2-10 10: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就是多快好省大快干,很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帖子

1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7
发表于 2023-2-10 10: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亚迪1月在新西兰以色列都是纯电动市场第一名,超过特斯拉。澳大利亚数据没出,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2-10 10: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怪不得巴菲特减持,这下好了,裤衩漏出来了,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

帖子

1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23-2-10 10: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又得反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2-10 10: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芯片不解决,新能源汽车迟早垮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8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3-2-10 10: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BYD Atto 3’s 11th-place finish, its 235 registrations making it the best-selling EV for the month – heading the MG ZS EV and Kia EV6. Tesla was absent from the charts, with no major shipment arriving in January.
特斯拉一月就没运到新西兰,可真是牛逼的远超[飙泪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2-10 10: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能源汽车短暂的勃起,其实是走了外贸业务的老路罢了。要我说应该要他们把补贴的钱还回来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技一站

GMT+8, 2025-8-22 18:27 , Processed in 0.1081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