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2|回复: 0

IEA 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 ~ P4.1:电气化

[复制链接]

4

主题

6

帖子

15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5
发表于 2023-3-6 10: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文链接:An energy sector roadmap to carbon neutrality in China_Chinese (windows.net)
部分摘录:
到 2060 年实现净零排放的能源途径需要四大跨领域支柱:

  • 在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部门实现电气化;
  • 部署 CCUS 技术,用于电力、工业、燃料转化和碳移除领域;
  • 生产低碳氢和氢衍生燃料;
  • 可持续生物能源用于热电生产和气体及液体生物燃料制造。
“十四五”已为这四个技术领域设定了优先事项,即重点关注电动车(EV)、氢能和燃料电池、CCUS、生物能和先进生物燃料、储能、智能电力系统,以及传统可再生能源。
电气化

从目前到 2060 年,电力技术的部署将带来电气化和能效提高:

  • 工业电气化增效减排的驱动因素包括:轻工业的中低温加热需求将由工业热泵和电锅炉满足,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以及以废钢为原料的电弧炉炼钢将扩大规模。
  • 交通运输部门将占电气化减排量的 35%:初期减排主要来自轻型车辆的直接电气化,长期减排将主要来自重型车辆转用电池动力(使用电解氢和氢衍生燃料也会间接促进交通运输减排,特别是在 2040-2060 年期间)。
  • 电气化也是建筑部门中的重要趋势,中国将逐渐停止使用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进行供热和烹饪。燃料供给的电气化将贡献从现在到 2060 年减排量的不到 10%,主要通过直接使用电解氢和生产氢基燃料来实现。


2021-2026 年“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发生了转变,强调“大力提升”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规模的重要性,并进一步规划核电装机容量从 2021 年中期的 52 吉瓦增加到 70 吉瓦,以及非化石燃料在一次能源用量中的比重从 2020 年的略低于 16%增加到 2025 年的 20%。“十四五”规划为未来五年在核电装机、海上风电、输电网等方面的投资绘制了蓝图,旨在推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规模在 2025 年后不久即超过水电,成为继煤炭之后的第二大主力发电技术。规划还认可了天然气在满足高峰负荷、灵活应对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波动方面的作用。
直接用电的增长是为了满足轻工业制造、热泵和其他电热技术等的中低温热力需求。在轻工业领域,电动机存量也将迅速提升;然而,尽管能效等级较高的电动机所占比重将会增大,而且更多电动机将使用变速驱动技术,但总体电力需求仍将翻一番。在能源密集的钢铁和铝材行业,虽然产量将会下降,但利用废钢或废铝的再生产将是电力需 求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电力需求增长的另一个关键领域是一次材料生产的间接电气化(主要是在钢铁和化工部门),这一电气化转型是通过使用氢气来实现的:在钢铁行业中作为还原剂;在化工行业中作为氨和甲醇的生产原料。2060年承诺目标情景下中国工业消费的 7000 太瓦时的电力中,约 13%将用于电解制氢。
电动车、热泵等技术现已商业化,但可能还无力与其他非电动技术充分竞争;因此,这些技术的推广将取决于进一步通过创新来提高性能并降低成本。除此类技术外,其他终端使用的技术更加滞后,特别是在重工业和长途交通运输方面。例如,在原生钢生产中,利用电力进行电解炼铁制钢仍然处于研究和中试阶段。在航空领域,当今有几家企业正在开发和测试电动飞机原型,但由于受到电池能量密度低的相关技术限制,电动飞机距离商业化还比较远,即使是在只搭载少量乘客的短途飞行领域也是如此。
可再生能源和核电两个领域中的许多相关技术已经成熟,或已经在市场上稳步增长, 然而随着部署的拓宽,这些技术仍将继续发展。同样,许多依赖电力的终端用能技术也已经进入市场,如建筑和工业用热泵、废钢炼钢、电动车锂离子(Li-ion) 电池及电炉灶。可是,其他终端用途的技术仍在开发之中。承诺目标情景中, 目前处于原型阶段的先进高能量密度电池将贡献从现在到 2060 年公路交通运输累计减排量的几乎一半。在重工业直接电气化方面,存在重大技术挑战,特别是对于有高温热力需求的工艺过程而言。这一领域的大多数技术现在还处于原型阶段, 例如,承诺目标情景中电力水泥窑的作用有限,将仅贡献从现在到 2060 年水泥业累计减排量的 1%。


过去几年来,热泵(提供空间采暖、空间制冷或两者兼有的蒸汽压缩装置)的使用量在中国迅速增长,主要由空调需求驱动。中国的制冷需求现已占到全球制冷用能总量的 23%。 对空间采暖和水加热热泵(以空气源热泵为主)的需求也在增长,特别是在住宅和农村建筑中。可逆式热泵(冷热两用热泵)也逐渐在全国各城市普及。中国政府采用多种政策手段提高中国制造和销售的热泵的效率。最低能源性能标准(MEPS)覆盖各类热泵。2020 年 6 月,最低能源性能标准 GB21455-2019 出台,首次将低温空气源热泵纳入了标准管理范围。 随着气温上升、经济繁荣带来的温度舒适需求增加,中国的热泵需求无疑将持续增长。电热泵占建筑空间采暖能耗的比重将在 2030 年达 到 7%,2060 年超过 20%,而目前的比例不足 3%。2060 年,中国采暖制冷热泵的用能总量将达到 800 太瓦时,约占全球建筑用能总量的 13%、中国建筑部门用电总量的 60%。 制冷领域的研发和技术学习(例如制冷剂控制系统、压缩机、低全球变暖潜能值或天然制冷剂,以及混合蒸汽压缩循环)也有助于降低供热用泵的成本。
随着化石燃料发电量下降,要确保电力系统灵活可靠安全运行,就要具备可调度电力的替代来源、增加短期和季节性储电能力、 实行需求响应、强化网络,以及增进相邻系统间的互联(以便利用更大的地理区 域来帮助调配各地区的负荷变化)。为了推广低碳电力部署,对相关基础设施和设备制造所需的金属和矿物的需求将会增加。铜、锂、钴、铂在能源转型中居于核心地位:输配电线路需要铜,锂离子电池需要锂和钴,燃料电池需要铂。 其中钴的供应链最为脆弱,因为钴资源在地理上高度集中,全球一次产量的近三 分之二都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中国所需的全部纯钴都来自进口。锂很可能始终都是关键材料,因为锂的物理特 性使其非常适合用于高能量密度电池,且难以被其他材料取代。铜的需求量将会相应减少,大幅抵消加快各类终端用途电气化所造成的需求增长。部分上述关键材料在中国的储量巨大,并且中国还拥有全球相当大比例的矿物加工和精炼能力,例如用于电动机和风力涡轮机的稀土,中国的开采能力占全球的 60%。中国还拥有全球65%的钴加工和精炼能力,超过55%的锂加工和精炼能力,以及超过 35%的镍加工和精炼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技一站

GMT+8, 2025-4-21 12:54 , Processed in 0.1642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