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一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2|回复: 20

关于浙江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的科(tu)普(cao)

[复制链接]

2

主题

12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发表于 2023-4-9 19: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旨在向读者介(tu)绍(cao)浙江新高考改革中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
利益相关:笔者是在读高中生,目标赋分100分。
撰写此文是因为,当提起我们浙江技术作为一门学科,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时,很多人很惊奇,所以笔者早有撰写一篇文章作为科普的打算了。
不过比起科普,本文内容不知不觉间还是偏向吐槽了——技术这门课槽点实在太多了!
如果读者是将技术作为选考科目,或者打算将技术作为选考科目的在读高中生,本文并不介绍应试技巧,建议不要浪费时间阅读本文。
作为一篇散文,很散,非常浪费读者的时间。
<hr/>首先介绍下浙江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满分750,3门主课语数外各150,然后在7门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通过卷面分进行等第赋分,满分100分。
而高中技术学科是比较特殊的,它的考试有两张卷子——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张卷子合起来卷面100分。
通用技术主要内容是一些系统分析,简单的结构设计与分析和比较简单的模电/数电。
本文以通用技术部分为主。
高中通用技术使用3本课本,必修1,必修2和选修1。
必修1和必修2的内容,在考试里大概是这样的:


可以看出来,这种题目比较偏文科。但也有不少内容偏理,例如三视图,金工加工方法等:


只从必修内容来看,我倾向于把这个学科归类于文科——揣摩出题人意图、错中选最错、玩文字游戏,非常恶心。
说起文字游戏,连课本都敢这么玩:


这里课本讲系统的动态性,举例用了防空系统,然而这个防空系统时刻检测敌人,是体现的动态性吗?
起码我们的老师不这么认为——我们老师告诉我们,动态性按照这里的定义,意思应该是系统部件发生的变化,也就是机械零件磨损,电子元件老化。
也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考验脑洞和画画功底的“设计题”



手残的我眼泪流下来

由此可见,高中通用技术的必修部分更像是一门文科为主,理科为辅的类似地理一样的学科,出题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对课本内容加以主观解读,非常混乱。
<hr/>上文介绍的是必修内容, 接下来笔者将谈(tu)谈(cao)选修1——电子控制技术(下文简称《电控》。



就是这本江苏教育出版社的《电子控制技术》

在笔者初中时,就对EE & CS有一定的兴趣,CS的水平大概就是哪门语言最牛x,装个linux敲个ls、cd、make,多的就不谈了;EE方面的话,笔者就买了俩个绿宝书,也捡了不少电子垃圾,不过初中文化的笔者不太会用,也就此略过了…



唬人用,别介意

扯远了,扯远了,再次回到正题。
高中的电子控制技术既有模电,也有数电,不过,限于高中生的数学水平(在浙江微积分部分只教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内容多以数电为主,并且连电路分析的定量计算都差不多全删了…
没有了电路的定量分析,《电控》授课的主要内容大概是用二极管、三极管、门电路、各种奇奇怪怪的传感器和555等简单的集成电路去做个光控路灯什么的。时序电路只讲最简单的RS触发器,逻辑电路化简难度不高,变量少,对偶定理和卡诺图之类的是不考的
的确,做个光控路灯也用不着分析三极管是共基还是共集——为了能将三极管当成开关处理,高中通用技术只讲共集接法。
定量计算有多简单?举个栗子:



栗子

这种问题,只要记住二极管/三极管饱和导通时的压降就行了。
如此一来,《电控》的电路分析里基本上也就只有1和0了,的确能起到简化的问题的作用。
这样的简化在《电控》里很普遍,老师也很喜欢——比如用水流去比喻电流来解释二极管&三极管的作用。



老师的课件里扣的

但是问题也很明显,经过简化后的套路虽然对付考试有一定的用途,但也造成了一定的误导——真的有人把这门课当文科了。
记得有位同学曾经来问笔者,让笔者给她讲讲如何用1和0去分析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笔者:?????
谈起《电控》这本课本,内容的槽点也真的是一言难尽,再举个栗子:



栗子

书上在讲解一个恒温控制电路的时候用了这样一个电路图,而笔者认为这里4脚的接法有问题——部分厂商的4脚内部有恒流源做上拉,而TTL电路悬空也等于高电平,如果是这样的话是没问题。
但是,555也有CMOS版本,多以7555作为代号。这里用的CB7555笔者认为是国内小山寨厂商生产的CMOS,查不到任何资料,教材也没有任何说明。
不过,在笔者的一本参考资料中却提到,555应该直接连接电源:



《555集成电路应用800例》陈永甫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2年第1版

如果我们假设这样的接法是正确的,在电控课本后面却没有这样的用法,堪称人类迷惑行为:



4脚在这里明确是接Vcc的

显然,这个恒温控制电路是编者抄来的,笔者大胆猜测是编者随意将原书的555偷换成了CB7555,却闹出了这样的笑话。
这7555连万能的x宝都找不到,笔者甚至怀疑这是编者随口胡诌出来的。无独有偶,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一款JN6201集成电路上。
x宝买不到正品,反倒是有厂家发现这个需求后定制生产;除了这本课本里的内容,网上没有一丁点更多资料,有人说是停产了,也有人说它不存在,各种说法堪比都市传说…鬼知道这本书的编者是怎么找到的这玩意的,竟然还能作为高考考点…



有不少人主张JN 6201压根不存在,但课本里写得确有其事的样子

由此可见,读者一定能明白这本《电控》课本的编写是有多不上心了吧?作为课本,对其中的例子甚至不加以实验验证,错误有多少?多到勘误都成册了!



《电子控制技术》勘误整理  湖州市埭溪中学 张晓青

这样劣质的课本能作为浙江省半门计入高考总分的学科使用的教材到现在都没有被换掉,实在是很奇怪。
作为一门强实践性的学科,轻视实验,连教材都错漏百出,怎么学?
然而,这本《电控》教材不仅错漏百出,还非常落后。例如,在数字式万用表一统江湖的今天,老师上课还用指针表,讲万用表使用的时候笔者一下子跳戏到隔壁物理课去了。
再比如,在电烙铁头普遍表面镀层,路边已经买不到纯铜烙铁头的情况下,课本竟然还说可以用锉刀/砂纸打磨烙铁头上的氧化物。
万用表和电烙铁的图片满地都是,就不配图了,另外截一个课后习题:



版号信息显示这是2008年第4版

编者还欠费工夫!
——人民教育出版社 《物理》选修 3-1 前言
<hr/>以上就是笔者对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的看(tu)法(cao),作为一门相对较新的高考科目,学科内容明显很不成熟,问题颇多。
暂时写这么多,想到别的再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4-9 19: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曾经给一个执教高中通用技术的老师答过疑,同时自己也长期从事电子电路设计。那个通用技术教材和辅导书在我看来实在太烂了。技术错误很多不说,知识体系也极不成型,有些知识内容是否有必要给高中孩子上也是值得商榷的,这种不成熟的教育只会把一些原本合适的孩子推离电子工程,对产业未来也是弊大于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23-4-9 19: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冒昧地问一下,关于哪些知识内容是否有必要上的,愿闻其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7

帖子

1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2
发表于 2023-4-9 19: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涉及的内容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帖子

11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1
发表于 2023-4-9 19: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课,真的有必要上嘛?最后也只能拿来内卷。顶多也只能做到培养兴趣的作用啊。我进大学之前也没有什么编程经验,到大学里以后还不是跟大佬们谈笑风生,hhh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

帖子

1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19
发表于 2023-4-9 19: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我之前的印象,整个这门课就没有必要上。什么工程思维之类的应该在教过安全守则以后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而不是整天纸上谈兵。(没钱?没钱就别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3-4-9 19: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教了一年多了,感觉通用技术是个完全不成熟的学科,还有很多自以为是的出题人,玩文字游戏让学生揣测心思,与课本相悖不说,还与土木建筑、力学、生活常识不同,答案模棱两可,着实恶心。喜迎教材改革,发现知识点还是老知识点,只是换了排列组织方式,新增了许多出书人主观捏造的概念性质,哎一言难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3-4-9 19: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也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开。其实很多基础原理知识,物理学里面就有,而零碎的工程知识不如不讲。高中的这种科普,对专业学习基本上没有价值,很多内容到了大学还要学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4-9 19: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缺乏工程思维,很多内容只能死记硬背,背离了教学初衷。其实学好物理就好了,理科就这个最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发表于 2023-4-9 1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科技一站

GMT+8, 2025-8-21 18:17 , Processed in 0.1130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