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2010年,Stephen M. Feeney等科学家分析了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的数据并声称找到证据表明我们的宇宙在遥远的过去与其他(平行)宇宙发生过碰撞。然而,对WMAP和普朗克卫星的数据进行更彻底的分析(其分辨率是WMAP的3倍)时,并没有发现任何统计上显着的证据证明这种泡沫宇宙发生过碰撞。此外,没有证据表明其他宇宙对我们有引力作用。
作者兼宇宙学家保罗·戴维斯(Paul Davies)在2003年《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一篇评论文章《多元宇宙的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Multiverse)中提出了各种观点,认为多元宇宙理论是非科学的: “首先,如何测试其他宇宙的存在?毫无疑问,所有的宇宙学家都承认宇宙中有些区域超出了我们的望远镜所能到达的范围,但是在它之间的滑坡上,以及存在无数宇宙的观点上,可信度都达到了极限。当一个人滑下那个斜坡时,越来越多的人必须接受信仰,越来越少的人开始接受科学的验证。因此,极端多元宇宙的解释令人联想到神学的讨论。的确,调用无限的看不见的宇宙来解释我们看到的宇宙的不同寻常的特征就像调用一个看不见的造物主一样。多元宇宙理论可以用科学语言来装扮,但本质上需要同样的信仰飞跃。” - Paul Davies,《纽约时报》,《多元宇宙简史》
在2011年8月乔治·埃利斯(George Ellis)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多元宇宙进行了批判,并指出它不是传统的科学理论。他承认,多元宇宙被认为远远超出了宇宙论的范围。他强调,理论是如此遥远,以至于不可能找到任何证据。埃利斯还解释说,一些理论家并不认为缺乏经验可测性可证伪性是一个主要问题,但他反对这种思路: “许多讨论多重宇宙的物理学家,尤其是弦论地景(String theory landscape)的倡导者,并不太关心平行宇宙的本身。对他们来说,反对多元宇宙作为一个概念是不重要的。他们的理论基于内部的一致性生存或死亡的,人们都希望能够看到,最终的实验室测试结果。”
埃利斯说,科学家已经提出多元宇宙的概念作为解释存在本质的一种方式。他指出,它最终使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它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无法通过经验科学来解决。他认为观测测试是科学的核心,不应放弃: “尽管我对此持怀疑态度,但我认为对多重宇宙的冥想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来反思科学的本质和存在的最终本质:我们为什么在这里……看到这个概念,我们需要一个开放的头脑,虽然不太开放。这是一条微妙的道路。平行宇宙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这种情况未被证实。我们将不得不忍受这种不确定性。基于科学的哲学思辨没有任何问题,这是多元宇宙的建议。 但我们应该将它命名为它。” - George Ellis,科学美国人,“多元宇宙真的存在吗?”